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巡礼 > 正文

基层党建巡礼: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3-12 浏览次数:

夯基固本勇担当,奋楫争先谱新篇

五年来,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综合改革,紧密围绕学校“国内知名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党建引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一、党建引领促发展

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保障作用和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建融入学院中心工作和育人全过程。

1、强化协调推进,凝心聚力谋发展。学院党委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推深做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大力推行党员活动日制度,教育引导全体师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布局改造党员活动室、建设“党建理论读书屋”,党员学习教育平台面貌焕然一新。强化QQ群、微信群、公众号、学院网站等平台管理,严格落实保密、安全和法治工作要求,做好网上舆情的管控和处置。

2、强化品牌建设,支部活动有特色。学院党建工作以“三全育人”和“标杆院级党组织”的两大重点建设任务为依托,发挥学院党委“五到位”,提升支部战斗力和党员创造力,加大党建品牌建设力度。学院14个党支部围绕“五化”建设和“一支部一特色”建设任务,通过形式多样的组织生活,不断拓展14*N党建特色活动,学院“2+14+N”党建品牌矩阵初步形成。

学生党支部开展“衣旧有爱,迷彩送暖”爱心捐赠活动

3、强化典型示范,提升质量树标杆。学院党委围绕“五到位”和“七个有力”工作要求,全面推进“五提”工程,持续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和水平。学院党委和学生测控党支部获批并通过学校首批标杆院级党组织培育创建单位验收;学生测控党支部、研究生学术型党支部获批省样板党支部,并推荐参评全国样板党支部1个,1人被授予“安徽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研究生学术型党支部获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学生测控党支部获批全省第二批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二、学科建设显成效

学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构建教学、学科、人才联动发展机制,协同推进学科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强化过程管理,夯基固本再提升。出台教学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工程认证理念,全面落实课程形成性评价,实现实验实践项目开出率100%,教授、副教授给本科生开课率100%。五年来,课堂教学质量考核优秀教师78人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举办“映书湖畔”教学沙龙和教学讲坛21期,承办安徽省高校第八届电力电子与新能源教学研讨会。

学院举办“映书湖畔”教学沙龙和教学讲坛活动

2、强化课程建设,教研改革赋新能。创立“谦之”、“砺山”学术讲坛和“映书湖畔”教学讲坛,举办相关讲座115场。学院获批校首批“课程思政”建设立项项目14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1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推荐省级全英文留学生精品课程1门、质量工程课程类项目省级立项34项、教育教学研究项目获批27项,新出版教材《集成数字系统EDA设计》。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3、强化聚才引智,履职尽责强队伍。学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引进和培养并重、引人和用人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积极为优秀人才搭建干事创业平台,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学缘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现有教授27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50余人;拥有各类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人次;沈浩教授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中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安徽省杰青、安徽省教学名师等省级人才27人次;教师获省级以上各类高校教学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奖项14人次;担任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10余人次。

沈浩教授获评安徽省高水平导师

沈浩教授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程木田教授获评安徽省教学名师

三、人才培养结硕果

学院扎实做好新时代人才培养工作,打造“12345”育人模式,创设人才培养条件、注重人才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强化多方引领,立德树人有作为。创新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与政治理论学习、创新实践等有机结合,育人成效突出。举办“毓秀”成长讲坛、“双创”论坛、优秀学子报告团宣讲,学业互助机制,学风建设有效提升。五年来,学院获得全国“活力”团支部1项、学生获校级先进个人表彰1570人次,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考研升学累计884人,其中,升学至985、211等双一流高校学生比例达62.22%,参军入伍累计56人,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100%。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72班团支部获评全国“活力团支部”

2、强化科技创新,以赛促学展风采。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节”,联合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学生干部四支队伍,联动发力、共同提升学生创新质素。学生获省级以上科技竞赛奖项621人次,其中国家级奖项123人次,获A类赛事国家一等奖6人次,学院获评校2023年“挑战杯”工作优秀组织奖。

学院学子在第十七届全国智能汽车竞赛总决赛中斩获3金2银

3、强化实践育人,锻造新人担大任。围绕助力脱贫攻坚、防疫抗洪、志愿公益,创新创业,社会调研等类型组建102支实践队伍,涌现出大量优秀青年榜样。社会实践宣传报道达1300余篇,包含光明日报、新华社客户端、人民日报客户端、人民网、光明网、中青网在内的国家级、省级报道共计80余篇,县级及社会媒体400余篇。

四、科研社会服务有力度

学院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同时,发挥学科优势、人才优势,找准着力点,加强校地融合与校企合作,推进高校智力供给与地方发展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多方协同高效发展。

1、强化科研素养,成果转化育实效。学院成立系统研究院,设立四个研究所,强化学科方向凝练和队伍组织。整合师资队伍,选拔科研团队负责人,凝练特色,建立了非线性系统理论等九个科研团队,实施有组织的科研。承办““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学会复杂系统管理二级分会学术年会”等学术会议。五年来,学院获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实现专利转化24项,出版专著2本,发表期刊论文30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30余篇。

沈浩教授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沈浩教授连续3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

2、强化服务地方经济,产教融合启新程。加强对产学研项目的高效管理,提升教师服务“三地一区”建设和十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设安徽工业大学-马鞍山市产业学院通信通讯方向班,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和智能感知工程“四新”新工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获批传统专业改造提升项目,自动化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入选2022年度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学院获评安徽省“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工作组成员1人,相关产学研项目为企业创造利润超过50亿元,有力支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创新。

自动化专业服务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项目入选2022年度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学院获批3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023年批次)

© 版权所有 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制作维护:安徽工业大学信息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