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基层巡礼 > 正文

基层党建巡礼: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4-03-22 浏览次数:

党建标杆引领育人新格局

五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拉抬标杆,坚持“创标杆强化立德树人,五到位引领事业发展”,坚持“7+X”改革攻坚,聚力“三三五”,守正创新、务实担当,努力构建“智算+”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全力推进学院党建与事业发展“一融双高”,在党建、学科评估、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强化党建引领,党建工作水平得到新提升

(一)夯实党建基础,“双创”工作取得新进展

近五年,学院党委紧紧抓住新时代高校党建“双创”契机, 坚持贯通“六五七”三个层次的要求,以“六个过硬”、“五个到位”和“七个有力”为目标导向,时刻将党建工作融入学院事业发展的方方面面,建立完善“四个维度、四个层面、四个体系、四个融入”的“四个四”党建工作体系,确保“五个到位”全面落实。

学院党委“四个四”党建工作体系

2022年院党委通过安徽省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验收,2023年被省委教育工委推荐参评全国高校第四批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学院选送的《党员“面对面”,教育“心贴心”,学习“实打实”案例》入编中组部、教育部编写的《基层党组织书记案例选编(高校版)》。

校领导莅临学院检查指导“安徽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成果

五年来,学院党委多次考核“优秀”,获批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事业发展获校突出贡献奖,软件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批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创建单位,学生第五党支部通过校首批研究生样板支部验收,物联网和人工智能党支部选送的典型案例入选校组织生活创新案例,1名研究生获省“研究生党员标兵”称号。

(二)拓展“党建+”内涵,引领人才培养新格局

持续拓展“党建+”内涵,坚定把“构建‘智算+’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作为“促进改革发展到位”的核心工作。把“党建+”的着重点放在努力拉高人才培养的学科平台、专业建设和内部治理上,落脚点放在学生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上,切入点放在不断完善学院“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持续增强党支部“七个有力”、人才队伍素能提升等方面。

二、突出学科龙头,提升“智算+”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内涵

(一)强化学科龙头引领,学科特色与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在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实现学科提档进位,档次位居省属理工类高校首位。

依托学校行业特色,面向国家战略和安徽省重大需求,加强“智算+”学科交叉融合,支撑“电子信息”获批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冶金工业数字孪生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顺利获批,安徽省“工业互联网智能应用与安全”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重组验收,学科特色进一步体现,学科平台再上新台阶。

省科技厅“冶金工业数字孪生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揭牌

(二)抢抓数智赋能机遇,科技创新与服务水平提升明显

紧盯人工智能发展新趋势,围绕学院五个重点学科团队方向,开展有组织的智能化学科建设和科技服务。如2023年发表CCF A类论文4篇,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首次突破500万以上重大产学研项,7项科研成果转化93万。研发的“徽牛云”数据平台,以数字赋能农业强省,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

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考察安徽欣浩翔食品有限公司

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考察期间观摩“徽牛云”平台演示

(三)师资人才引培并举,人才引进数量与培育成效显著

依托现有学科团队,发挥团队负责人主导作用,多渠道宣传学院和人才引进政策,不断强化新进人才培养,大力支持新进人才成长发展。近五年,共引进23名博士,新进博士教师获批国家基金项目比例位居全校首位。

近年来,涌现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省新兴产业战略领军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教坛新秀、安徽省教科文卫体系统师德先进个人、宝钢优秀教师、校青年拔尖人才等教师典型,学院教师博士化率与职称结构进一步提升和优化。

(四)拓展对外交流合作,学科影响力与学院声誉进一步提升

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承办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人工智能领域优青论坛”、2021年中国图灵大会,连续举办第五届“网络与通信”青年论坛等重要学术活动;作为安徽省唯一执委高校筹备首届地方高校计算机类院长/系主任论坛,并在多个会议论坛上进行专题报告。学科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如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我校“计算机学科与工程”排在全球第201-300名。



“计算机学科与工程”位列2022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第201-300名

据《安徽工业大学2023年ESI简报》,我校潜力值最大的三个学科—计算机科学、数学和环境/生态学的学科潜力值变化如下图所示,计算机科学和数学的潜力值平缓上升,且计算机科学的潜力值达到了 0.95,有望在2024年成为我校第四个ESI前1%学科。

三、推进科教融汇,构建“智算+”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新格局

(一)构建面向本科生培养的“智算+新工科”专业格局

抓一流专业建设,提升专业整体水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安徽省专业评估“A+”等级;物联网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抓一流课程建设,增强课程建设质量。《数据库概论》《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等3门课程获批国家一流课程;与教务处协同积极筹备和落实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成立“智算教研室”,在全校开设人工智能基础通识课。

《数据库概论》课程获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

推进“两融合”,强化协同育人。获批国家级“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与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开展人工智能(英才班)招生培养。获批省级“特色示范软件学院”和“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国家级A类赛事取得历史性突破,其中2023年获特等奖、一等奖各1项。过去的11年,机器人足球世界杯RoboCup国赛获得了“六冠四亚一季”的优异成绩,并4次登上国际赛场领奖台(季军)。

获批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科教融合人工智能学院”

第十七届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特等奖

取得我校在该项A类赛事的历史性突破

获奖学生代表在2023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领奖台上(左六)

(二)构建面向研究生培养的“智算+科教产”融合格局

学硕学生力求“智算+科教”融合。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的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计算机学科发展前沿与研究生培养方案,注重内涵建设,按照学院目前的5个学科方向,将学生划归不同方向团队。

专硕学生注重“智算+产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从培养方案着手,明确计算机高水平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四、优化内部治理,构建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保障体系

(一)以安全稳定为前提,守好“主战场”

学院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建立网格化防控体系,坚持预防为要,宣传为先,常态化开展专题调研,查堵点、破难题,攻坚克难。近年学院零安全事故,曾获“校文明安全宿舍创建优秀组织奖”。

(二)以队伍建设为保障,锤炼“主心骨”

建强学工队伍,推进辅导员、班主任、学业导师一体化的“三协调、三促进、三联动”机制。五年来,学院连续获校十佳班级、校十佳班主任、军训优胜单位等,涌现出安徽省第二届大学生讲思政课优秀指导老师、安徽省第六届高校教师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金奖、校第七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校首届支部书记素质能力大赛中一等奖、中天钢铁奖教金获得者等一批优秀教师典型。

(三)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筑牢“主阵地”

通过党课、报告会、“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渠道,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在对学生日常教育管理服务的全过程。五年来,学院连续两届获校大学生讲思政课优秀组织奖,连续五届7人参加研究生支教团、西部计划,涌现出全国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示范团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安徽省十佳大学生、防疫抗洪先进个人、四川省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宝钢奖学金获得者、安徽省大学生讲思政课一等奖获得者等一批优秀学生代表。

安徽省研究生党员标兵范浩东

202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张春云(右二)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地丽胡马尔·多来提(居中)

(四)以学风建设为中心,拓宽“主渠道”。

学院坚持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促进全面发展。近五年,学生学业预警率低于学校平均水平,位于工科学院较低位次;在校第24届新生杯足球赛中夺冠、校“华骐环保杯”校园体育文化节获道德风尚奖、校2023年“唱响时代旋律绽放工大青春”获一等奖、校2023年配乐诗朗诵荣获一等奖。

校第24届新生杯足球赛中夺冠

(五)以科学管理为基石,共谱“主旋律”。

通过提前谋划新生入学系列教育、军训国防教育、家庭经济困难生救助帮扶、助学贷款政策解读、绿色通道、心理异常学生疏导、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和分类就业指导等多条措施对学生进行帮困指导,助力学生自立自强和励志担当。

连续四年获校“军训优胜单位”

(撰稿:林颖、冯晟、魏道礼;审核:徐晓寒、韩军书)


© 版权所有 安徽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     制作维护:安徽工业大学信息化处